如何实现使结晶器保护渣粉形成所谓“三层结构”?
就必需使添加到结晶器渣粉形成“三层结构”要形成“三层结构”关键是要控制维护渣粉的熔化速度,要发挥维护渣5个方面功能。
也就是说,加入到钢液面的渣粉不要一下子都熔化成液体,而是逐步熔化。为此,一般都是维护渣中加入碳粒子作为熔速的调节剂。碳粒子控制熔速的快慢决定于加入碳粒子种类和数量。碳是耐高温材料,极细的碳粉吸附在渣粒周围,使渣粒之间互相分隔开来阻碍了渣料之间的接触、融合,使熔化速度变缓。如果加入碳粉不足,渣层温度尚未达到渣料开始烧结温度,碳粒子就已烧尽,则烧结层发达,熔速过快,液渣层过厚。
如果加入碳粉过多,渣料全熔化后尚有局部碳粒子存在则会使烧结层萎缩,烧结层厚度过薄。加入碳粉数量适中时,烧结层中有局部碳粒子烧尽,其余局部渣料尚受碳粒子的有效控制,这样就会得到合适厚度的烧结层和液渣层。配碳资料有石墨和碳黑两种。
石墨颗粒粗大,粒度为6080μm其分隔和阻滞作用较差,但开始氧化温度较高(约560℃)氧化速度较慢,高温区控制熔速能力较强。碳黑为无定型结构,颗粒很细(0.060.10μm分隔和阻滞作用强,开始氧化温度较低(500℃)氧化速度快,所以碳黑在渣层温度较低区,控制熔速能力强,高温区控制效率较低,即使增加配入量,其改善效果也是有限的一般配入的碳粉量为47%。